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子书院 www.westshu.com,列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二年六月九ri,邱镡率领的混成三十五旅主力终于抵达平凉城下。陇东护军使张志行、平庆泾固道道尹王学伊率陇东及平凉县军政官员在城外十里铺相迎。邱镡、谢刚德、任子豪看着前来迎接的张志行、王学伊都相视一笑。邱镡向前说道:“劳烦张护军带病前来迎接,邱镡担待不起啊!”

    张志行闻听面sè微微cháo红的说道:“邱旅帅奉大总统命衣锦还乡,为家乡父老剿灭匪患,张某理应出迎恭迎旅帅返乡!”

    一旁的王学伊说道:“邱旅帅未到平凉,可赫赫威名皆以在陇东父老之间传颂,陇东父老为有邱旅帅这般如此心系故土,率大军剿匪之英杰感到高兴!”

    邱镡闻听他们只称呼自己军职,而不称呼自己的文职便知道二人心中所想,不过邱镡可不管那些,张志行手下就两千前清的绿营兵,而王学伊一介文官除了给他看家护院的那些样子货之外没有一兵一卒,就这两个没有眼sè的货还想让自己只管自己的军事,别掺和陇东事务,看来赵维熙入京还是没给这两人一点提示啊。

    于是邱镡说道:“既然两位父母官如此说,云济也不好推辞!既然奉了大总统令前来故土剿匪安民,云济自当为父老乡亲尽心竭力,方不妄为父母官之称呼!”

    张志行和王学伊具皆听出邱镡言中之意,面面相觑。可这时邱镡却不管他们自和二人身后的其他官绅用家乡话打起了招呼。

    邱镡与众官绅寒暄之事我们暂且不言,我们来说说说这平凉。位于陇山东麓,泾河上游,是关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冲;又依六盘三关之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距今5000年前,轩辕黄帝曾登临今平凉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而后周文王伐密须,建灵台,秦灭义渠戎,置泾阳、乌氏县,由此平凉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有县建制的地方之一。秦、汉、隋、唐时期作为国都北边门户,承担着护卫京畿的重任,并且境内依靠六盘群山,更是当时帝王北上避暑的首选。至于平凉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典故,十六国时期前秦国主苻坚于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西征灭掉盘踞在姑臧也就是现金武威的前凉政权,得胜归来之时路过安定郡,为了彰显自己此次出征的功勋便改安定郡为平凉郡,意为平定凉国,而后平凉之名便延续了下来。

    最重要的莫过于平凉城池的修建,因为京畿防护的重要xing,平凉城选址很有特sè。城区建在高地之上,四面城门外都是一段不小的坡,进城上坡、出城下坡,平凉城墙从城内看似乎不高,但城外看上去却颇有些气势。按照史书记载:“周九里三十步,高四丈,池深四丈,门四。东曰和阳,南曰万安,西曰来远,北曰北定。按府志,南枕南山,东距浚谷百跬,而近北跨柳泉去泾里许,西当乾河溪流之衡,去泾三里,圆九里有奇。西广而东隘,北高而南卑,横长而纵短。”特别是北城墙外坡度非常大,故当地人称之为“乏牛坡”,由此可想而知当敌军前来攻城时先得爬坡,没到城墙脚都软了,那还有攻城的力气?虽然平凉城墙是用黄土夯成的,虽不能与西安、běi jing、南京的城墙相比,但利用地形这一点上,足以证明古人智谋过人。

    抵达平凉之后邱镡命大军分两部,一部驻扎于城北八里桥防御西面,一部进驻城东七里店,而后携带旅部人员入住陇东护军使府。陇东护军使官署所在地原为明朝的韩王府,清朝时陕甘总督每逢夏季亦会驻扎此地办公,陕甘回乱以及此后的对俄xin jiāng之战的筹备期左宗棠便在此地办公,官署内广植柳树,因左宗棠发动而被命为“左公柳”。邱镡进驻后迅在和参谋长谢刚德、副旅长任子豪商议之后,邱镡完全不理睬张志行,并且将张志行之前所设立的护军使官署官员全部裁撤,以混成三十五旅为基底组建属于自己的班底。

    陇东护军使官署下设参谋处、副官处、机要处、军法处、军医处、军需处和军械处。而后委任谢刚德为参谋处处长,三十五旅参谋刘云路为副处长署理参谋处事务;混成三十五旅副官鲁大牛为副官处处长;甄晴为机要处处长;冯云为军法处处长;蒋雨靳为军医处处长;陆康为军需处处长;孙震军械处处长,以上诸人任命将报请陆军部备案。

    一番任命完毕之后,邱镡便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中。邱家宅院位于平凉城西大街附近,离原平凉府衙门现在的平庆泾固道衙门不是很远,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邱镡骑着马一会便来到了邱府,邱府门口早有人等在那里,是邱家的老管家,这老管家也姓邱,族内辈分便是邱镡的叔辈,族谱中按照年龄排行老三,邱镡从小都叫这老管家“三叔”。

    邱镡在府门前下马便急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