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子书院 www.westshu.com,[综]母仪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元完蛋了, 朱樉这边算是可以大展身手了,他现在正在发愁,以前愁的是欠钱太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得清,现在愁的就是地方太大,人手不足, 没法开发。光是依赖蒙古人肯定是不行的,得有足够的汉人迁移过来才可以。

    朱樉只得写信给朱元璋和舒云, 请他们给自个想办法。

    然后,一条条煞有其事的流言就开始在中原蔓延开来,谁谁谁之前为了挣钱,跑到草原那边跟着商队做事, 结果在方便的时候,看到水里头有一道金光亮闪闪的,他下去一摸,乖乖,是一块比人头还大的狗头金, 差点没手一软,将自个脚背给砸了。

    谁谁谁在做伙计的时候埋锅做饭, 结果灰烬里头闪闪发光, 居然在灰烬里头挑出了一捧金沙。谁谁谁不小心迷了路,在一个干涸的河床里头看到了大块的玉石原石……

    总之,在流言之中,广袤的草原不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近乎蛮荒的地方, 而是一块摔个跟头都能捡到黄金宝石的宝地。一些人怀疑,另外一些人就立马言之凿凿,说草原上盛产黄金是肯定的事情,要知道,从匈奴人那时候开始,草原上就开始流行使用金器了,以他们那开采黄金的水平,能够大肆使用金器,肯定是因为那边黄金产量非常丰富啊!总之,草原上是个好地方,而且如今又已经平定了,这会儿过去,压根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大家还不赶紧过去淘金?

    等到流言发酵了半个月,已经变成了草原上到处都是黄金,随便走两步,踢到一个土坷垃都是金子的地步了!还有人传说,当年蒙古大军之所以能够横扫中原,就是因为他们的什么萨满巫师,用黄金炼药,让勇士变成金刚不坏之体,刀枪不入!

    放到后世,大家相信有金矿是真的,但是绝不会相信会有这么多,毕竟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就算没出过门,难不成还没看过几本地理书啊!但问题是,这个年头,贫困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越是底层,想象力越是匮乏,也越容易被煽动。

    尤其,没多久,有一个车队从草原回来了,有几辆车一看就特别沉,其他车上的东西用的是袋子,而那几辆车上用的却是包了皮的铁箱,还上了锁,其中一辆车大概是因为负重太重的缘故,车辙断了,车子直接翻到,上面的箱子从车上翻了下来,一个铁箱磕在水泥地上,磕变了形,然后就有东西从里头漏了出来,赫然是一些金沙!

    消息一传出去,顿时大家都是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疯狂起来!对于黄金的热爱,几乎是全世界人民的共性!一些胆子大的,都等不到官府那边的消息,就干脆找了几个同乡,结伴准备北上了。横竖现在北上的商队不少,找个商队,在商队那边挂个名,帮着做点粗活,不用什么路费,就可以直接到草原那边了!

    一开始的时候,去的人不算多,毕竟,许多人还是胆子不够大,总要看看风向再说,但是,在一些原本在商队的活计,喜气洋洋地回来,紧接着就在老家置房置地,出手极为阔绰,顿时,大家都觉得这事实锤了。

    尤其,这些伙计并不忌讳跟他们说起草原上的事情,一个个唾沫横飞,将自己经历的那些事说得跌宕起伏。有人直截了当就说道:“就算是淘不到金,那里也都是机会,那里缺人得很,你在家,做一天力工,撑死几十文钱,可是,到了那边可不一样,一百文是起码的!”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来比划,“要是还会什么手艺,那就更多了,我知道一个人,是隔壁镇上的,他娘之前没啦,爹又娶了一个,老话说得好,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明明是老大,就拖着不给他定亲,也不给他分田,他一气之下,就报名移民了!他就是当年跟着个木匠偷学了两年,连个板凳都做不好,但是在那里,你知道,他一天能挣多少?嘿,起码这个数!这小子,现在已经在那里娶了个婆娘,他还攒了不少钱,准备回头买个牧场,以后就不回来啦!”

    这样的故事几乎到处都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有人在家乡是混得不怎么样的,还有一些人呢,就是想去北方那边赚上一笔钱,回来也就能将日子过起来了。

    因此,都不用朝廷如何动员,就有一大批的人踊跃报名,要去北边了,不过移民的还是少,大多数其实就像是农民工去大城市一样,都是准备去赚大钱的!

    但是,朱樉那边不嫌弃啊!他巴不得人越多越好,何况,愿意跑这么远来的,在老家牵挂也有限,说不得觉得这里生活好,也就不回去了。

    草原上如今真的到处都是机会,当然,一开始的时候条件艰苦一些也是正常的,不过,以汉人这边的基建速度,聚居点没多久就建立起来了。一水的砖房,还都是那种小楼,有家室的可以分单独的房子,单身汉就只能几个人住一块了,当然,要是有钱,情愿多出一点的,也可以住大一点的地方。

    聚居点就在钢铁厂附近,直接利用钢铁厂那边炼钢产生的热量烧锅炉,给聚居点的人供暖,因此,冬天除了不怎么好出门之外,其实还是比较舒服的!

    来淘金的人也都有些收获,当然,到了这边,他们才知道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淘金可以,需要按规矩来。金矿不是无主之地,是有主的,偷着去淘金是犯法的,而且安全也得不到保障。草原上可不光是有什么牛羊马,还有狼呢!要是你想要去没人管的地方淘金,那么,说不得就要面临狼群的威胁了!

    当然,很快就有人发现,淘金其实不是最好的差事,毕竟,辛辛苦苦淘到的金沙大半是要上交的,自个能够保留的只是一部分,但是,做其他的事情也很赚钱,某种意义上来说,北边到处是黄金,这事是真的,随便找个活计,就能赚到在家赚很长时间都赚不来的钱,最重要的是,在这边几乎没什么花销,也就是赚到的钱几乎就是纯赚了,一帮年轻的汉子都是上过扫盲班,学过一些基础的算术的,盘算了一下,在这边干个两年,回去盖房娶媳妇的钱也就有了!可惜这里实在是离家太远,要不然,他们还真是挺情愿在这里做长工的呢!

    然后,朱樉的神操作来了!他直接表示,留在这里吧,咱们这里有妹子哦!

    还真是这样,草原上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不知道多少男丁在战乱中丢了性命,留下了家里的妻儿。原本按照草原上的规矩,父兄留下来的妻子乃至儿女都会由他们的儿子弟弟继承,所以,草原上如果一个普通的牧民,家里好几个媳妇,那并不稀罕。便是当年的王昭君,也是跟过两任单于的。

    如今编户齐民了,草原上原本的传统和规矩也需要向汉人靠拢,像是在中原,有人家家里长子死了,让长子的媳妇嫁给次子这种事情,几乎是严格禁止的,所以,草原上这种事情也得改一改。

    以前的时候,之所以有这样的传统,实在是因为草原民族的生活环境比较恶劣,医疗条件也比较糟糕,他们的饮食习惯也并不科学,所以这也导致了在生育方面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能够生育的女性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绝对不能外流的。

    而现在嘛,草原上的旧俗自然是要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有一大批的女性不会再如同原本一样了,她们可以拥有新的家庭,另外就是,草原上也有一批年轻的女性到了婚龄了,她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比较倾向于嫁个汉人的。

    而对于朱樉来说,这种事情简直是求之不得,这个好啊,只有血脉真正融合了,这才是一家人!就像是当年的鲜卑人,谁会说杨广李世民他们不是汉人呢!真要是追溯血统,他们从母系那里继承的鲜卑血统比汉人血统还要多呢!但是,汉人这个身份,讲究的可不是纯粹的血脉,说白了还是个文明认同的问题,而血脉的融合,就是一条捷径。

    朱樉这一招既然出了,顿时,一帮子单身汉就心动了,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老实说,民间娶妻成本自然也就高起来了。没办法,女儿在家的时候能做工,能挣钱,嫁给了别人,这些好处可就都是婆家的了,娘家就沾不到什么光了!那些疼爱女儿的人家,自然也得对男方有诸多要求,宁可将男方的聘礼全部折进女儿的嫁妆里头,也不能少掉聘礼这个环节。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嫁妆是女方的私产,婆家稍微有点原则的话,都是不能动用的,女方嫁妆丰厚,自然也就腰杆子硬,加上如今女方自己也能做工挣钱,那就更不用受婆家的气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在各地,聘礼其实是在一路走高的,你要想娶一个四角俱全,还又能干的媳妇,那不得付出足够的代价啊!当然了,这个聘礼并没有真的太过夸张到让人绝望就是了,除非是实在是穷,没什么来钱的路子,要不然,一家子攒一攒,攒个两年,也差不多能凑出来,只是儿子多的人家,难免有些吃力就是了!

    而在草原上就不一样了,聘礼也有,但是一般就是象征性的,女方还会带上家里的羊群什么的做嫁妆,这些放在草原上已经不算少了!这些草原上的姑娘更看重的是男方身为汉人的身份,家里有个汉人亲戚,政策上头是很占便宜的,不管是娶了汉人的姑娘,还是嫁了汉家的儿郎,在许多事情上都能够得到一定的便利,比如说学到进一步的技术,一些原本不对他们开放的商品他们也有资格购买了,尤其,一些不怎么放在明面上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有着这样的好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而这些单身汉们对于娶一个草原姑娘也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媳妇就不错了,还有什么好挑剔的!至于以后留在草原上什么的,这一点也并不是让他们太难以接受,如今驰道修建得非常远,草原上都已经开始修建起来了,回中原一趟,其实需要耗费的时间也不能算是特别长。大不了隔个几年回去探个亲就是了!草原上挣钱多,税赋少,到了冬天也清闲,家乡虽然好,但是挣不到钱,再多的好处,跟自个也没关系啊!是苦巴巴地在家乡待一辈子,还是在草原上幸福地过后半生,其实许多人心中都是有一杆秤的。

    王明珠作为王后,对于这种事情也是乐见其成的,她之前的时候其实很担心朱樉,或者说是大明过河拆桥,拿下了草原之后,就将蒙古人内迁,转而让汉人过来充实草原。现在,王明珠算是放心了!

    在王明珠看来,民族融合是好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就变成真正的一家人了!因此,即便有一些目光短浅的蒙古贵族跑过来找王明珠,觉得朱樉的一些政策损伤了他们的利益,想要王明珠给他们做主,王明珠也是直接严词拒绝了!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理想了,王明珠看的可不仅仅是贵族的利益,她从小学习汉家的学问,了解汉家的历史,天下哪来什么长盛不衰的家族血脉,所谓的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如果不是因为出了个成吉思汗,又算什么呢?成吉思汗自己当年也差点沦为奴隶呢!汉人那句话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与其维护只是一小撮的蒙古贵族的利益,不如维护民族整体的利益。当他们如同汉人一样幸福生活,科举,做官的时候,如今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些事情,王明珠并没有瞒着朱樉,他们如今已经是夫妻,夫妻一体,许多事情就该共同面对,要是什么都藏着掖着,那么,这夫妻做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朱樉其实对于那些蒙古贵族的不满早有准备,本来就是这样,编户齐民之后,那些贵族对于下面牧民就没有了直接的统属权,虽然他们照旧可以当官,但是,权力不再是永久的,世代承袭的,而是变成了只有自己任期之内才有的,等到自己的儿女,说不定就跟下面那些普通牧民没啥区别了,这让他们怎么受得了呢?

    要朱樉说,受不了也得受,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要是还按照蒙古人的那一套来统治,岂不是自个给自个找不自在,到时候难不成要冒出个什么黄金家族的后裔,跑过来找他要回自个的王国?开玩笑呢吧!

    所以,朱樉直接将几个不消停,还在私底下串联的蒙古贵族撤了职,虽说没有再额外问罪,但是这个惩罚已经对他们来说足够了,没有了官位,他们其实是没法保住自己的财富的!现在不是从前了,他们没有足够的兵马,连同原本的奴隶都被释放了,谁让劳动力不足呢?再者说了,中原都多少年没有所谓的奴隶啦,就算那些权贵人家的家仆,那也不能说是奴隶,那也是有人权滴!

    在看到了前车之鉴之后,其他的那些蒙古贵族一下子老实了,老实一点起码还能做个富家翁,手里攥着大片的牧场,雇佣一批牧民帮着自个养牛养羊,光是卖羊毛,卖奶酪都能赚上一大笔,要是自个的牧场里头也能发现什么金矿银矿之类的,那就真的是发了!

    最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年轻一代的人来说,他们本来也没享受过多少从前的风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头,他们说是部族的少头领什么的,实际上呢,生活质量并不怎么样,可是现在呢,日子那是过得真舒服啊!

    不用住那种容易漏风,还总是有味道的帐篷了,住的是非常开阔的砖房,来自中原的匠人能够帮他们盖出又坚固,又保暖,又漂亮的砖房,还是好几层的那种,以前的时候,每年下雪,部族都得迁徙到一些避风的山谷里头,要不然的话,可能就会导致部族里的牛羊乃至人口冻死在暴风雪中,而现在呢,没这么麻烦了,这种房屋设计也很方便清理房顶的积雪。积雪太厚,可以住在高层嘛!家里不管是起火炕,还是建锅炉,冬天的时候都会非常温暖,便是牛羊在冬天也不会冻死饿死了,这省去了多少损失啊!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享受呢,各种精美的器物,温暖舒适的衣服被褥,更加丰富的食物来源,即便是大雪天,都能吃得上新鲜的蔬菜,一年四季,只要有钱,什么享受都能买到!总之,年轻的那一代人,几乎是以一种让人猝不及防的速度,堕入了享受的陷阱,一点也不怀念曾经元廷的荣光了!元廷的荣光与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并没有因此得到什么好处,可是现在呢,要啥啥都有,自己想象不到的东西都能轻而易举送到自己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