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子书院 www.westshu.com,[综]母仪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胤禛出门, 对其他人影响很小,倒是将后院两个格格弄得不上不下的,不过,这两位也算是聪明人,即便有了几分宠爱,也没有因此想要来挑衅舒云这个福晋的权威, 而是两个人之间在明争暗斗。

    胤禛一走,这两人不仅变得消停了, 还变得谨慎起来了,躲在自个屋里尽可能不出来,生怕因为之前有几分得宠,碍了福晋的眼, 福晋看她们不爽,直接找她们的麻烦。

    舒云哪有空找她们的麻烦,她回忆着上辈子的事情,已经开始循序渐进编教材了,另外就是开始琢磨着, 等到自个出府之后搞研究的话,从什么开始。别人当家做主, 跟自己当家做主是不一样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先挣钱。

    想要大炼钢铁什么的,胤禛或许罩不住,但是干点别的什么事, 却是没问题的,尤其赚钱什么的,这年头,谁不想赚钱呢?像是大阿哥胤褆,才开府一年多,安家银子就花得差不多了,据说为了多挣点钱,吃相比较难看,很是利用手里的权力,挤兑了京中不少商户,从他们手里夺走了大部分利润,还有的干脆就是直接低价买过来,让自个的门人奴才去经营了。

    这种事情,要说大吧,也就是那样,要说小吧,受到影响的人也不少,纳兰明珠虽说觉得胤褆这般做法简直是愚蠢,但是还不得不帮着他收拾首尾,将一些人的弹劾也压了下来。

    太子自己倒是不想办法敛财,敛财的都是索额图为代表的□□,像是凌普在内务府里头捞的钱,也有一部分送到了毓庆宫。但是这一部分占了多少,那就不好说了!太子是个好招牌,康熙素来护短,凡是跟太子有关系的,康熙简直就像是眼睛上头戴了三尺厚的滤镜一样。

    也正是因为如今护得太多,等到日后康熙老去,太子日渐成熟的时候,父子两人的关系便再也不复从前了!从前的偏袒,到了后来,固然还有一些父子之情,但是更多的是猜忌,从前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就变成了不忠不孝,大逆不道,就如同弥子瑕当年分桃一样,好的时候,是你有一口好吃的都惦记着我,不好的时候就是,你吃剩下来才想到我!无非就是感情变了而已。

    上头两个如此,下面的人自然也不可能老实到哪里去。胤祉嘛,虽说没开府,但是呢,如今也开始帮着办差呢,他善于文事,因此康熙也就是安排他跟翰林院的人混在一块儿,胤祉呢有点附庸风雅的性子,喜欢什么古籍书画之类的,搜罗一些古墨名砚,实际上这些东西看起来不打眼,却是最需要花钱的。

    马佳氏在京城是真的不怎么起眼,荣妃这么多年虽说攒了不少私房钱,却也不能现在就给儿子,何况,荣妃的女儿也到了要出嫁的时候了,已经确定了要抚蒙,无非就是对象还没选好,所以,一些私房是要留给她的女儿的,胤祉又好面子,也不可能这个时候就问自个额娘要钱,因此,自然也收了一些商人的孝敬,要不然,根本支撑不起他的爱好。

    胤禛还算是比较好的,孝懿皇后留给他的产业和私房不少,在钱财方面,他暂时还真不缺。至于他的爱好什么的,目前来说,他那几样爱好还不怎么花钱。自从当年那条小狗没了之后,胤禛这几年也就没有继续养狗了,至于其他的嘛,他暂时还没那个闲心。但是饶是如此,出去办差的时候,下面送的礼物,他也是不会拒绝的。

    舒云排了个计划表,攀爬科技树什么的,最是耗钱不过,所以呢,一开始的时候,就得多挣点钱,之后就算是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胤禛又不是朱元璋,全国的人力物力可以供他调派,胤禛能够调用的资源就差远了,既然如此,那么也只能自个折腾了。

    舒云已经做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胤禛就回来了,顺便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胤禛难得能够出门,也是会假公济私一下,召见一下自己在外头的管事的,想到舒云喜欢西学,总不能全指望那些传教士带过来,胤禛干脆便叫他们组织了一个商队,去guang州那边进一些舶来品运到京畿附近卖,也顺便帮着搜罗一下各种西洋的书籍和物品。

    搞这种洋货买卖的,一般都是很容易赚钱的,京城又不比江南,附近本来就有港口,天jin虽说也算是港口城市,但是出于一些考虑,那些来自西洋南洋的商船,几乎不会在天jin停靠,也就是去高丽,去倭国那边的商船,才会停在天jin,甚至这些也不多,大家宁可跑远一点,去江南那边。这就导致了哪怕港口离得很近,京城这边也不怎么容易看到什么洋货了。而且这年头,朝廷更加依赖漕运,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哪怕海运更省钱,更高效,也没人会提,下面那些商人自个要借着海运赚钱呢,至于朝廷嘛,漕帮多少人指着漕运吃饭呢!

    所以,从那边将洋货运到北边来,一直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背后没有足够分量的靠山,那肯定是不行的!有靠山的那种,一路上关系都打通了,不用到处被收取税费,不用阎王小鬼都要孝敬,只需要一定的运费,就能将东西送到北边来卖出个好价钱了!

    舒云一听胤禛的话,就直接说道:“既然都要正常往来于南北了,干什么不搞一支船队呢?”

    胤禛一愣,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海上风疾浪大,若是船翻了可就不好了!”

    舒云解释道:“那些海商还有那些西人,远洋航行都能够保障安全了,这近海的航行,只要船足够结实,想要翻船也不容易的!从海上走的话,完全可以在南边直接将那些西洋南洋来的商人的货物一船一船得买下来,又便宜又方便,等到将来经验丰富了,完全可以自个去南洋,去西洋,就不用老是指望那些海商了!”

    胤禛倒不是什么顽固保守的人,但是总还是有些觉得皇子经商似乎不是那么体面,不由有些犹豫,舒云便说道:“咱们过段时间就要搬出去,皇子还在宫里的时候享受的是亲王的待遇,可是出宫之后,封爵之前可就不一样了,能有多少俸禄,安家银子听起来多,又能用上多久!”

    舒云直截了当地说道:“你也别觉得我这么说市侩,我一个女流,能做的也就是家中这些事情,如今人口不多,看着是没多少开销,可是日后情况便是不同了,家中人口滋长,都得有奴仆伺候,还有各种人情往来,光是每年给宫里的年礼,节礼,寿礼,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要是光凭着庄子上铺子上的产出,可未必够用,没个稳定的能来钱的产业,那怎么能行!”

    很多帐根本不能细算,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别看那些所谓的士大夫,一个个耻于言利的样子,但是,嘴上不说,不代表就不要了!

    胤禛稍微一盘算,自个之后封爵,一开始顶多也就是个郡王了,郡王一年才五千两银子,五千两有什么用,自从明朝中后期,大量来自美洲的白银流入中原之后,白银的购买力就下降很多了,五千两银子,放到寻常人家,那就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一家子能富足地生活好几代了,但是呢,放在皇家,舒云头上一根镶嵌宝石的钗子就要几百两,一套好的头面几千两是正常操作,倒不是上头的金银宝石真值这个价钱,而是这个人工是真的值钱,什么拉丝,点翠,还有宝石打磨这种事情,都不是一般的工匠能做的。

    这般一盘算,胤禛顿时有了危机感,没错啊,将来家里人越来越多,要是没有足够的钱,难道要跟那些落魄的旗人一样,拿着祖上当年不知道从哪儿弄到的东西出来卖吗?一想就浑身难受好不好!

    他自觉他在的时候不会这样,但是以后的儿孙怎么办,就算是个铁帽子王,爵位也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一般也就是封个什么贝勒贝子,甚至要落到什么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个层次去了,这个层次,俸禄更没什么名堂,要是分家不多分点家产,回头又没什么出头的机会,那真是想想就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不行,爵位这东西没办法,毕竟想要建功立业,也得有足够的机会才行,但是多给儿孙弄点家产,不至于让他们分出去之后就饿死,还是有必要的。

    这么一想,胤禛就下了狠心,说道:“行,那就做吧!”

    海船什么的,以胤禛的身份其实很容易弄到的,距离收复台湾还没多少年呢,当年造的海船还在,横竖只是在近海,不走远,这些船足够了!一开始的时候,当然可以先买这些旧船,以后还是弄一些新船的。

    胤禛知道的事情其实很多,比如说当年郑家曾经纵横东海,倭国,高丽都无法抵挡他的海船,便是红毛西夷也被他们打败了,这才占了台湾。

    由此可见,郑家的船也许比西夷的差,却也差不到哪里去。这么一思量,胤禛这个急脾气干脆直接从故纸堆里头,将当年收缴到的郑家那边的海船图纸也找出来了。不能都指望别人,等到以后有钱了,完全可以自己造船嘛!

    造船的事情暂时也就只能想想,这年头造船可不比之后,都是木船,所以,光是木料的处理就很花时间了,上辈子的时候,也是有一帮匠人费了不少力气,才算是解决了木料处理的难题,这才能够在比较短的周期内造出大船来。至于用钢铁造船,现在还是省省吧,工业基础达不到那个程度,也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舒云对于胤禛的行动力还是非常满意的,当他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变化,自然想法就会发生改变。康熙年纪越来越大,他是不愿意改变了,但是胤禛还年轻。

    胤禛叫人去南边贩卖洋货这种事情大家并不会关注,在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其实想要挣钱无非就是那几条路子,大多数权贵更习惯于直接接受那些商人的孝敬,不用担什么风险,也比较省事,真正让下面的人去经商的其实并不算多,就算有,从事的也都是那些不怎么会亏的行业,比如说卖粮食,卖布料什么的,不需要太过专业的人才,也几乎不会亏本。

    胤禛如今没有开府,并没有什么门人奴才,用的还都是孝懿皇后留给他的人,这些人到底忠诚的是他还是佟佳氏,还是个问题,不过胤禛呢,对此并不是很在意,毕竟,他做的事情又不会危害到佟家的利益,无非就是为了赚钱而已。但是等到之后,胤禛就琢磨着要自个培养出一批忠心于自己的人了,至于现在嘛,就是个过渡而已。

    时间过得很快,似乎一瞬间,就已经到了康熙三十三年,四月的时候,胤禛一家子终于终于从紫禁城中搬了出去。

    老实说,上书房一帮小阿哥们其实是松了口气的,主要是胤禟,做题做得高兴了,就开始给其他人安利,本来其他人不理会也就算了,偏偏让康熙知道了,康熙看了看舒云出的题目还有简单的教材,顿时表示,这些学问都很有用,大家都学起来吧!

    于是,一帮小阿哥都惨遭加课,数学天赋好的还好,天赋不足的,那真是要崩溃!尤其,胤禟难得有一项远胜过其他人的学问,经常在上书房显摆,要不是他跟老十经常在一块厮混,很少落单,早就被人套了麻袋了!

    而作为出教材和出题目的四嫂,舒云在一帮很少见面的小叔子们那里也得了不少敬畏,如今一听舒云搬出去了,以后应该出题的频率会低一点,最好出宫之后圆了房,很快就生孩子,然后就没那么多的时间来管他们了!

    不过他们想的实在是太多了,舒云如今虚岁才十四,让她这个年纪就怀孕,这也想得太多了点。倒是出府没多久,宋格格就怀上了,她原本年纪就最大,虽说在胤禛那里的宠爱比李格格要稍微少一点,但是也仅仅就是一点而已,相差并不算明显,但是偏偏就是她先怀上了。

    舒云按照惯例上调了她的份例,至于其他的,舒云也就懒得理会了。

    但是架不住宋格格居然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的,怀孕之后,为了防止被人害了,就在自个屋子里头很少出来,即便要出来,身边也都是伺候的人。宋氏怀孕两个月之后,问题又来了,她妊娠反应非常严重,吃什么都吐,之后差点没瘦成了一把骨头,看着她那个有些凸起的肚子,叫人都怀疑她支撑不住,直接就要折断了腰!

    胤禛看到宋格格这样之后,也是吃了一惊,毕竟宋格格肚子里的是他第一个孩子,他还是比较期待的,宋格格吃不下不要紧,孩子要是因为她吃不下导致先天不足,那可就不好了。问题是,为了宋格格这一胎,太医也没少请,可是,太医也不是万能的,宋氏吃不下就是吃不下,到后来,已经到了喝水都能吐的地步。

    舒云上辈子生了五个孩子,就没一个有这么折腾的,大概是因为朱元璋后宫里的妃嫔生孩子的时候年纪都偏大一些,似乎也没见过有谁反应这么严重。

    要是宋氏底子厚也就罢了,偏偏宋氏原本就是个亭亭袅袅的比较典型的瘦美人,虽说不至于如同林黛玉一样,但是显然她本来也没多少能量储备。各种偏方都试遍了,舒云甚至特许宋氏的娘家人过来探望,还带上了宋氏在娘家的时候喜欢吃的东西,但是宋氏就是吃不下去。

    李格格看着都对生孩子有了恐惧之心,也躲在自个屋里不敢出来了,而舒云呢,她又不是学医的,就算是后世医学非常发达的时候,照旧对妊娠反应没什么办法,最多也就是通过静脉注射之类的手段给孕妇增加营养而已。

    问题是现在哪有这种手段,宋家那边据说都已经开始求神拜佛了。

    就在大家都怀疑像宋氏这个样子,这一胎要保不住的时候,宋氏终于能勉强吃下一些东西了,大家全都松了口气。

    胤禛不是没见过怀孕的,就是没见过像是宋格格这样怀孕的,他这天刚刚在舒云这边用过饭,正坐在炕上看书呢,忽然就来了一句:“宋氏不是个有福气的,以后就不叫她生孩子了!”

    这个时代,似乎所有人都理所当然认为生孩子都是女人的责任,生得不好,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