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子书院 www.westshu.com,明末海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雨过后风平浪静,太阳也高悬在了天空,但船队并未即刻离开,王轶打算直接于此进行部分物资的采买,也省却再捣腾一遍升帆降帆起锚下锚的工作,只他为给自个日后在外人面前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当下与私港方面打交道的事情全都交由吴中英代劳。

    不过在吴中英看来,这人蹲后面做幕后指挥的原因更多是不愿给人磕响头—吴二哥对身为海贼还要跪拜卫所官员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得空就念叨个没完,按他说法,下次有这好事儿谁爱来谁来。

    今后与各类官员的接触少不了,他可不想逢人便跪。

    好在王轶也没准备一直由他代劳,不说愿不愿意,他还生怕这人与外界接触多了会生出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甩手掌柜的滋味挺不错,便如现在,他正端坐艉楼,拿着单筒望远镜来回搜索观察远处,并时不时从身旁木桌抄起茶碗啜一口。茶叶乃是上品,连王轶这种俗人都能喝出,其味道远超船队携带的茶叶沫子。

    这是昨日离开时杨谏派人送来的,说不得以后这群海商们还能有好事儿想着他呢。

    大晴天,能见度非常好,可惜碍于制作水平低下、镜片杂质有些多,望远镜看到的物体不太清晰,功效远逊于他的预期。但他也知晓见好就收的道理,有就不错了,哪敢挑三拣四?

    可即便如此,此物依然引得其余人等羡慕不已。

    “有了这…千里镜,若再碰到其他船只,咱们离着远远的就能分辨出是敌是友,不愧远镜之说!”侯敦一仍然添为陪坐,此时看向千里镜的目光流露出一阵阵羡慕,并时不时瞅上王轶一眼,那意思,您也别藏着掖着了,当给大伙看下好开开洋荤:

    “就是不知,何人有如此大才,竟能造出此等巧夺天工之物,若让他多打上几架,啧啧…”

    “发明此物的人是过不来了,他住的地方离咱这儿有几万里之遥,又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受不得海上颠簸…”王轶坐直了,给众人讲解了一番望远镜的前世今生与在中国的发展。

    他说的人物是伽利略,这位大神在1609年造出了第一架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而在他之前一年,荷兰人汉斯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

    此物第一次在中国出现记载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葡萄牙耶稣会士阳马诺所著《天问略》,里面提及了名士(伽利略)创“巧器”以观天文,不过他并未对其以汉语命名,言及待实物传入中国再译言其妙用也。

    其后在天启二年(16),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携带望远镜到达中国,并于166年完成专著《远镜说》的初稿,天启七年邓玉函和王徵译《远西奇器图说》,将《远镜说》作为参考书之一,但王徵将书名改成了《望远镜说》,故而望远镜一词最早由王徵提出。

    此外史料中还有种说法是利玛窦进入中国时带来的,不过这人158年来华,那会儿他脑子里连望远镜的概念都没有,应该属于误传。

    而第一架由国人自制的望远镜则出现在民间,制作者南京长洲人薄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