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子书院 www.westshu.com,唐宫日常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得并不难理解。这人既然是为了太子而受伤,那太子且不提感激,只是为了收拢人心,便不能对他不管。一个对着旧臣都毫无怜悯之心的人,能有几个人会效忠他?所以在着财力不及人的情况下,他也只能用情份来维系自己与周围臣子的关系了。

    至于太子前不久忽然大方了起来,原因很简单,他那个时候才得到了不受限制花钱的权利,所以对下面人的赏赐变厚并不奇怪。

    只是,朝中有几个人像自己这样想太子?李治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群臣的面孔,然后沉默的站在那里。

    其实,不应该看他们的脸色,而应该看最上面的那个才对。那个决定太子是无辜的,太子便是无辜的。那人决定太子有罪,太子便罪不可赦。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从两面来考虑,太子送旧物给臣子,可以是招揽人心,但更可以是收买旧臣,图谋不轨。他送给了很多人,并不止那个小吏,这个举动并不能证明他无罪。以恶意的心思揣测,完全可以理解为他收买了不止一个人,然后便认定这样的举动,不仅仅会发生这一次,还会有更多次。

    “臣认为,太子不可能做这种事……”

    “臣认为,区区一面之词不足以采信……”

    “……”

    朝堂上自然也有为着太子说情的人,但是与着沉默的大多数相比,却也显得少的可怜。其中稍微有分量点的,便是陈国公侯君集,驸马都尉杜荷,以及开国公赵节。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便都是不善言辞之人。以侯君集为例,他行伍出身,原本不通文墨,后来身居高位之后才开始学文,所以说话可想而知了。他是太子最有利的支持者,这个时候本就该跳出来为太子说话,只可惜他翻来覆去就只有一句话,这事不可能是太子做的。至于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啊,反正不会是太子做的。

    看着太子孤独的站在庭中,李治心中一叹,不过这事情他也不可能置身事外,等着所有人都说完了,便纵然是他没有张口,皇帝也问到了他这里,“晋王以为这件事如何?”

    太子的目光移向了他这里,魏王也将着视线移到了他这里,毕竟比起其他人,他与张玄素才是当事人,最有发言权。

    李治站在那里斟酌片刻,然后缓缓张口,“事发突然,臣也未曾看清楚。对于查案,臣也不大懂得。不过臣总觉得,如果我是凶手,我大约不会再最后将着主谋的名字叫出来。”

    这么大的破绽,他不信没有人看出来,只是有人不愿意说,有人故意不说罢了。李治也可以在这里装聋作哑,一句不清楚就应付过去,但是如今太子的情势,却不容他不帮忙。

    如果是别人说,大有人可以跳出来指证最后一句话可见那人的忠心,就是为了让太子脱罪才喊的,越不可能的事情就越可能是真的。但是李治亲王的身份在这里摆着,他又极少说话,敢反驳他话的人还是少数,所以如今他张了口,争执的场面自然就冷了下来,朝堂上一时鸦雀无声。

    太子看着李治,脸上明显松了口气,而魏王的脸色却陡然变得难看了起来。

    李治站在原地,一脸的平静,仿佛一切与自己无关。

    作者有话要说:读史书的时候觉得如果这是个人写的小说的话,那太子这个人物ooc的实在是太严重。早期明明是个好学勤奋上进,能言善辩,尊师重道的孩子,后期怎么会崩成那么样?很多事情,除非是疯子和傻子,要不然绝对做不出来,但是他竟然就做了?

    我相信他的确是在最后想要起兵谋反的,但是太子谋反,不代表他一贯有不臣之心,例如戾太子刘据,他也起兵,但那时被迫自保反抗,李承乾的情势其实不比他好多少,有什么证明他不是被迫的呢?

    如果ooc的是一个人也就罢了,可是除了李承乾之外,被ooc的还有侯君集。他在谋反之前,完全是正面人物,风评极好。但是谋反之后,忽然就说他这人从早就开始有不臣之心了,还YY出李靖教他兵法时都不敢教全,说他有反骨。大家听这个说法是不是觉得很耳熟?魏延,也被说做有反骨。反正谋反的人,后面总会有人跳出来说谁谁早就说他不是好东西了。这么戏剧性的未卜先知,到底像是小说,而且还是用烂的老梗。

    侯君集还被诟病的是贪财,这个简直像是个笑话。打仗的将军,没有不搜刮财物的。侯君集是,程知节是,薛仁贵是,甚至李靖、李勣都是。打仗本来就是提头的买卖,所以战利品除了上缴国库,一部分被将领拿走也是常事。况且这几位都是打的别人灭国的主,把人国家打没了,那财宝就算是只有十分之一到了他们手里,也是惊人的,所以这个只能算是私节,跟着这人的品质没什么关系。我觉得不贪军饷,不害百姓,只是拿些战利品,跟凭自己本事挣钱有什么区别?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有本事把别人打的灭国,你也拿啊?所以当时最富的,是武将而不是文臣。武将有外快,清廉爱民如子还可以发财,但是文臣忠于职守就只能受穷了,他们这些人不受文臣待见,也可想而知。侯君集就是因为岑文本的参奏,导致灭了高昌还没有功劳。他是粗人,不平是正常的,只能说心胸不大开阔,难道这个就能证明他这人有谋反之心?

    况且,太子谋反之后,侯君集是不承认的,但是他女婿告密,说他是,最后就浑身是嘴说不清了。

    一个人ooc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堆人ooc。新唐书的可信性有多少?太宗屡次要求问要自己的起居注看,被拒。但是褚遂良等人拒绝,但是最后他还是从房玄龄那里要到了起居注,并领导关怀了一年修史的同志们,所以,呵呵,后面读着跟太宗有关的事情时,总觉得人物有些微妙的ooc,例如高祖李渊,例如隐太子李建成,例如太子李承乾……当然这些人不可能全然无辜,但是也不该忽然性格大变……

    当然,在我心目中,太宗还是位好皇帝。

    以及,我这只是小说,自己YY的,当不了真。呵呵O(∩_∩)O~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