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西子书院 www.westshu.com,重生官兵捉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说“发发”吉祥!

    好像是的。

    时间进入到了一九八八年,仿佛印证了“八八”这个数字不错。

    改革开发政策也差不多已经走了十个年头了,农村的面貌变化是巨大的,至少西山村就是这样的。

    本来西山村本来就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之地,基本就没有轻重工业,就是如国营粮站、供销社等都没有,当时能到墨丰家西山村窑场干活,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

    如今,西山村的出村道路在政府财政支持下,那蜿蜒起伏不高的山脉已经不再是肠梗塞,在今年年初,已经有了一条崎岖的山路连接到901国道。

    这时,从西山村出发,去滨城就比去河畔县城的还要近。

    在农村,要致富就靠路的道理还真是道理。

    往日的农家百姓手中的小活钱,只能依靠鸡蛋、泥鳅或黄鳝一类的土特产售卖,才能见到活钱流水。

    现在不同了,西山村富余劳动力开始走出,见识外面的天空。

    有依据国家政策外出做生意的补贴家用的。

    有与村中的包工头外出挣钱搞副业的。

    也有的开始跑起了运输……

    渐渐地,这些都成了一个农村家庭的经济支柱。

    到了年底时,大家一盘算家底,纷纷发现手中有钱了。

    此时,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开始规划起来……

    别的地方不知道,但西山村的老百姓的日子,仿佛过完一个年后,一夜之间全都暴富起来。

    盖房子就是规划中第一件大事。

    盖房子少不了砖头,墨瑜家就是搞窑场,卖砖头的。

    在春节前后,七娘带着墨瑜忙着拜年给梁龙定亲,别人家也匆匆来到墨瑜家拜年,目的就是奔着砖头来的。

    如今,西山村农家盖墨瑜家的一样的青砖大瓦房,渐渐地少了。

    现在楼上楼下的小二楼,渐渐地成为当地农家的首选。

    农村的农民伯伯和婶婶们,看着自家的小二楼拔地而起,个个喜笑颜开。

    那些家里没盖小二楼的,虽说自家的青砖大瓦房依旧漂亮,可是心里却不平衡起来。

    别人家是小二楼,高度是自家房子两个高。这是不是挡着自家的门向或风水了呢?

    否则现在家里娶个亲咋这么难呢?

    那也盖个小二楼吧!

    他们你追我赶的情形直接促进了墨瑜家的赚钱速度,墨丰与梁龙都忙得脚不沾地,很晚才回到家里。

    这时,七娘会烧好晚饭,然后将菜放在米饭的上头,用大锅盖盖好,四周围上抹布,防止菜凉了。

    墨瑜也会洗好碗筷和酒杯,把一切准备好,就等墨丰和梁龙回家吃饭。

    这个时候,七娘会安排墨瑜学习写字。

    等到华灯初上时,一家人坐在桌上,边吃边聊,一家子其乐融融!

    时间有脚,它会走。

    墨瑜家的1988年的日历,一张张撕下来,还是墨瑜亲自撕下来的,眼见小半本日历的薄薄的小纸就消失不见了……

    此时,墨瑜也想开了,该来的还会来!

    毕竟这近三年来,墨瑜无时无刻不是在盯着梁龙。

    但是不管墨瑜偷偷观察分析,还是主动采用诱惑、讽刺和打击等等手段,都没有找到梁龙的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